受過良好教育的英美成年人通常有2-3萬的詞匯量。我們如何高效地去幫助孩子構建較大的詞匯量,并且能夠掌握詞匯的運用方法呢?聽聽在雙語學校有著豐富教學經(jīng)驗的卜老師給家長和孩子們的建議吧!
詞匯量的積累主要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積累基礎聽力詞匯
1000-2000
第二階段常用詞匯的持續(xù)積累及運用
2000-4000
第三階段學科英語詞匯
5000-10000
第四階段閱讀本土中級及以上讀物
10000以上
01聽力詞匯的積累
孩子如果從3歲開始啟蒙英語,最需要花時間的地方是建立孩子聲音和詞匯的聯(lián)系。具體方法如下:
大量使用圖片和實物,直接建立“物體”和“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所以在孩子英語啟蒙的階段,適度給孩子使用一些有實物圖片對應的英語學習app、觀看英文動畫片、閱讀英文繪本都是很好積累聽力詞匯的方法,但聲音最好從真人口中說出來。斯坦福大學做過一個幼兒語言實驗,同樣的話語,機器播放出來,同樣的內容讓人說出來給孩子聽,后者的詞匯理解能力和智力水平比前者的高出很多。所以,如果有真人外教老師浸潤互動式學習,聽力詞匯的積累效果會更好,這也是一些幼兒園會采用外教帶班的半浸入式教學模式的原因。
這個階段,老師或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幫助孩子構建啟蒙階段的聽力詞匯:
「名詞解釋」
TPR:是Total Physical Response的簡稱,也被叫做直接式溝通教學法,老師通過自身的身體語言將教學中的單詞、句型及兒歌、游戲來表達,目的是初步建立英語詞匯和聲音的鏈接。
一、TPR-O (TPR with Objects)
實物對照教學法
生活實景教學可以這么來理解:老師在桌子上放一些生活中的實物(Objects),可以是隨意找到的東西,比如apple和banana。然后老師讓孩子聽與這些物品相關聯(lián)的動作或描述。This is an apple. Where is apple? 用動作指出,做動作表示Smell it, bite it, give it to me, roll it, peel it等相關句子。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孩子可以輕松記憶單詞代表的物品或動作等。
二、TPR-P (TPR with Pictures)
圖片對照教學
老師用英語對一些照片或畫面中的物品,人物,動作,情景等進行描述。這一方式有些象“看圖聽音”的進一步拓展。比如照片上一個男人在吃蘋果。可以從This is a man. Where is the man? He is eating. What is he doing? He is eating an apple. 等不斷擴展,直到可以更復雜地對其他背景信息進行描述,比如穿的服裝,年齡職業(yè),周圍環(huán)境等等。
三、TPR-S (TPR with Stories)
故事情節(jié)對照教學法
由Blaine Ray首先在教學中開發(fā)使用的該方法在美國學校中被廣泛采用。老師用學生基本可以理解的詞匯,通過動作和道具表演一個簡單的小故事。這些方法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厚,語言詞匯的收獲效果比記憶性輸入方式的效果好很多。
在這一時期,有幾個重要的注意事項:
1.避免使用中文翻譯,充分建立自然反應;
2.不要急切要孩子表達,語言的輸入比輸出更重要;
3.不要過早進入拼寫,不要讓孩子把英語學習當成知識來學習;
4.這個階段發(fā)音純正的外教參與效果會更好,發(fā)音不準不是嘴的問題,而是耳朵的問題;
5.不急切糾正孩子,語言學習信心和興趣是最好的助推器。
02對話詞匯的積累及運用
當孩子聽力詞匯積累了有1000左右,便可以開始注重孩子對于單詞的運用能力,開始通過表達練習進一步積累自己的詞匯量。這個階段孩子的目標是:
1.學會聽懂單句子,能夠分辨簡單句團;
2.達到能聽懂簡單、慢語速的整段英文;
3.開始嘗試簡單“說”英語,實現(xiàn)基礎溝通;
聽力內容,要采用可理解性輸入的材料,最好是有視覺輔助。在這一階段孩子的表達由簡單句組成,能對帶有畫面的故事情節(jié)進行連續(xù)的描述,提問和對答。
有一次我去外國朋友家玩,傳來小區(qū)里保安鋸樹的聲音,孩子就問:“what are they doing?”他媽媽說:“They are cutting down a tree.”過了一會兒,又傳來電鋸的聲音,孩子又問“What are they doing now?”媽媽看了外面說:“They are cutting up that tree.小孩子困惑了“How come they cut down the tree first, then they cut up?”。因為在那個孩子心里,他理解的up 和down, 理解意義只停留在上和下,她的媽媽就把他抱起來,讓他看了一下,他就明白了cut up,原來是把樹鋸開的意思。
我們也要在這個階段多多復現(xiàn)和深化學過認識過的詞語。所以不同場景下的詞匯短語復現(xiàn)次數(shù)越多,詞匯的理解也會越好。
03學科英語詞匯
據(jù)統(tǒng)計,最常用的前5000個單詞,出現(xiàn)幾率或使用頻率達97%。“一般英語交流就使用5000個單詞”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有道理的。這個階段學習學科英語,如用英語學習英語、數(shù)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藝術等對于詞匯量及語言表達能力的增長效果非常明顯。
這時候能幫助該階段學習者詞匯能力的方法是——精泛結合
1.“從上至下”的聽力處理(泛聽)
從上至下的方式是在聽一個聽力內容前,先對整段內容的題目,大致內容做了解,助于聽者對全文的理解而不至于“迷失”。每一次聽,都要有意識的感受語團,有意識的根據(jù)聽懂的部分去“預測”不熟悉部分的意思。
2.“自下而上”的處理過程(精聽)
簡單說就是細節(jié)識別,聽懂每一個詞。通過聽單個音到單個詞的聲音的辯識,再到詞組的解析再到整個句子的理解,聽懂每一個單詞,注意它們的位置,這個訓練貴在堅持。
04 閱讀本土中級及以上讀物
學習時間比較長、達到較高水平的英語學習者可以越來越接近母語者的模式,逐漸將語法知識轉移到程序性系統(tǒng)的過程。英語學習者大腦中的語言知識分布也會越來越接近母語模式,對英文聲音的反應已經(jīng)比較快,深度和廣度卻依然需要拓展。
這一階段的語言特點是知識層面的要求有時要超過基本語言本身的結構和流利性的要求,特別是文化因素的相關性,涉及包括科技,宗教,社交,音樂,體育,經(jīng)濟,政治,文化特點和思維習慣等等方面。提高的手段是多方面的,甚至可以背誦一些經(jīng)典文章。背誦的目的也不是掌握語言,更重要的是為了提高和語言有關的知識量,提高文化修養(yǎng)和寫作能力。就象我們的小學生背誦文章不是為了提高語言能力,而是提高語文能力。
積累詞匯量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在不同的階段進行不同側重點的訓練和積累,這個方法不光適用用于學生,也適用于成人學英語。如果你覺得你記不住單詞,甚至為記單詞很苦惱,不妨改變下自己積累單詞的方法。
大嘴外教專注國際教育16年,提供國際化課程的私教服務,涵蓋語言(英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國際考試(雅思、托福、SAT),國際課程(AP、IB、A-level)等素質教育課程。專屬中外私教,一對一各性化教學,學習效果高效提升!
關注我們,與我們一起成為孩子國際教育的領跑者。